人身险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落地: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4年,监管机构首次提出建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旨在应对利率周期下行和利差损风险。近日,这一机制正式落地,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机制详解:以季度研究值为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动态调整的具体操作。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将每季度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该研究值基于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以及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计算得出。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将以此研究值为参考,当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比研究值偏离25个基点及以上时,则需进行调整。调整需在两个月内完成,并平稳进行新老产品切换。首期研究值为2.34%,目前行业2.5%的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尚未触发调整条件。
险企应对:维持现状,积极准备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等大型险企已发布公告,维持现有预定利率不变。小型险企也倾向于观望,避免因预定利率过低而影响产品竞争力。然而,如果未来两个季度的研究值持续下降并触发调整要求,险企将在第三季度前后进行大规模调整。
长远影响:提高效率,提升要求
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将使预定利率调整更及时、更灵活,有效缓释利率下行周期中的利差损风险,并在利率上行期提升产品吸引力。但同时,这也对险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险企需加强久期和利率风险管理,畅通资产端投资收益率向负债端定价的传导机制,提前做好新产品开发、渠道合作、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此外,还需要加强消费者沟通和解释,做好政策宣传,防范声誉风险。
挑战与机遇并存
动态调整机制下,产品切换频率可能增加,对险企的产品准备和切换工作提出挑战。但同时,该机制也使预定利率调整更加透明,有助于减少市场乱象。未来,险企需要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加强风险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该机制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人身险产品定价机制迈向更加市场化、精细化的新阶段。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